德胜云资讯,添加一些关于程序相关的内容,仅供大家学习交流(https://www.wxclwl.com)

网站地图

搜索
德胜云咨询
后端分类 爬虫 网络安全 PHP SQL
热门标签:
最新标签: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估属于哪个专业的课程广州大学“网络空间信息 + 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你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快来看,

日期:2023/04/12 12:13作者:何美玲人气:

导读:一、创新枢纽简介广州大学 网络空间信息 + 智能应用技术 创新枢纽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建赋能建设规划中,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面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体系——ZAKER,个性化推荐热门新闻,本地权威媒体资讯...
一、创新枢纽简介

广州大学 " 网络空间信息 + 智能应用技术 " 创新枢纽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建赋能建设规划中,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面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体系可信和可控的重大需求,面向广州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集聚发展试验区,围绕广东省和广州市 " 十四五 " 规划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力图突破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应用技术瓶颈,力争建成科创型高层次人才聚集和培养高地、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及高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本创新枢纽包含有以下建设领域 / 方向:

(一)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与应用

由中国工程院方滨兴院士领衔,团队现有科研人员 50 名,其中院士 1 人、国家级人才 4 人,正高职称 17 人(特聘教授 9 人),副高职称 14 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专家 2 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 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广东省特支计划及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各 1 名、香江学者 1 名;广州市杰出专家 1 名、广州市优秀专家 2 名、广州市优秀专家后备 6 名。研究团队在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及子课题 10 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 面上 / 青年项目 19 项、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子课题各 3 项以及其他军队、部委和地方政府专项项目及课题 59 项;在研省部级及各类教改课题 17 项,省级教学团队 1 项、省高校创新团队 1 项、市教育局创新团队 1 项,近三年科研经费上亿元。近三年来,在国内外旗舰期刊与会议共发表论文 310 余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百余项;牵头或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 25 项,出版专著 7 部。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科普)奖 1 项、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 项,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

(二)人工智能理论

方法、技术及安全应用

人工智能方法可应用于网络攻击与保护,如智能漏洞搜索技术、水印技术、对抗机器视觉等。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安全方法也为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保障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本网络空间安全 + 人工智能平台主要研究如下几个方向:1. 网络空间中的智能对抗方法(尤其是基于网络、超高清图像和视频等的对抗),2. 人工智能安全方法,3. 密码理论创新平台。旨在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更加强大的对抗手段,为筑牢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防线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建设成国内领先的网络空间对抗团队,同时将人工智能安全建设成国内一流团队,协助我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

研究方向由郑志明院士、许进教授领衔,形成首期科研团队 15 人(包括院士 1 名、正高职称 6 名,副高职称 5 名)。该方向将依托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 " 广东省学术创新团队 "、广东省教育厅学术创新团队等平台,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为建设标准,积极进行团队整合,在国际顶刊顶会上发表论文 280 多篇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优秀研究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安全赋能区块链

核心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

安全赋能区块链核心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研究,旨在落实 "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 的重要指示,以打造可信区块链开放创新基地、探索数字经济产业新模式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可信区块链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前沿发展,为我国区块链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作出贡献;打造城市级可信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构建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治理服务与应用赋能体系,助力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该研究方向以我校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研究院郑志明院士团队为基础打造。郑志明院士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区块链技术的顶级专家,团队聚集了数学、信息与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在分布式可信系统、密码学、隐私保护技术等区块链本征技术领域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在我国最早提出区块链分布式可信系统模型,提出了区块链三元优化平衡策略,揭示了分布式可信软件系统的动态复杂性,探讨了构建分布式可信系统的基本科学问题和建立系统可信性的度量理论等。团队现有全职在岗科研人员 13 名,其中包括院士 1 名,国家级人才 1 名,正高职称 2 名,副高职称 7 名,博士后 2 名。团队承担了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及广州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承担在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等 10 余项,经费合计 7000 余万

(四)高算力计算中心

对标国家 " 十四五 " 规划中的生物计算和 DNA 存储的战略需求,结合本中心在生物计算、DNA 存储方面的长期研究基础,针对未来大数据 DNA 存储的需求,围绕高效安全的信息存储方式和计算模式,展开以探针机数学模型为基础,生物计算机以及开展分子存储体系的研究,开发专用的图顶点着色探针计算机原理样机,研制漏洞搜索探针计算机原理样机。力争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培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该方向由张景中院士、许进教授领衔,组建了包括 8 名教授,3 名副教授,2 名讲师,6 名博士后为主的研究团队。团队长期从事 DNA 计算、DNA 存储与图论与计算机理论研究,在非传统计算、图论与计算机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近 5 年承担国家级项目共近 20 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授权发明专利近 10 项,发表 SCI 论文近 300 篇。

现因本创新枢纽事业发展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各类高层次人才,朝气蓬勃、奋发创新、行稳致远的广州大学诚邀您的加盟,一起创未来。

二、招聘岗位数

教学科研岗位共 30 名。

三、基本条件

(一)师德品行高尚、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身体健康,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二)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发展潜力。

(三)拥有较强教学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领域高校本科生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招聘学科及研究领域方向

所涉及专业领域及专业方向详见附件

五、人才类别及待遇

(一)学校 " 百人计划 " 人才

1. 领军人才。为师德高尚、学风正派的学者,学术造诣高深,取得所在学科国内外公认的突出成就。具有本学科前瞻的学术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研发能力。熟悉本学科、本领域国内外前沿的研究动态并掌握研究方法。能带领本学科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年龄一般在 50 周岁以下。

2. 青年杰出人才。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较大的发展潜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对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具有创新性工作思路,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并获同行专家认可,国内在职学者应已取得博士学位,在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青年杰出人才。年龄一般在 38 周岁以下。

3. 突出学科带头人。指学术上具有较大影响力,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并有持续发展潜力,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正高级职务并有主持国家级别重点以上科研项目的经历,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副高级以上职务的学者。年龄一般在 50 周岁以下。

4. 工作和生活待遇

(1)编制:符合入编条件的纳入广州市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2)岗位:领军人才、突出学科带头人聘教授岗位,青年杰出人才聘教授或副教授岗位;

(3)薪酬:学校提供全国有竞争力的协议年薪;

(4)科研相关工作经费额度:须面议并纳入学校 "2+5" 学科与科研创新交叉平台统筹管理;

(5)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广州市政策相应的住房补贴待遇(100 万元— 500 万元不等);海外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可申报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 , 享受国家和地方配套经费共 60 万元。

(6)住房:协助解决住房问题,市、区公租房或学校过渡性住房可供选择;

(7)子女入学:符合属地义务教育招生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可安排适龄子女就读广州大学附属学校。

(二)学校全职特聘人才

1. 全职特聘副教授。具有一年以上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博士后或相关教学科研经历。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有独立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经历或已经取得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首次聘用时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

2. 全职特聘讲师。有国内外较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经历,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已取得较高水平学术成果。首次聘用时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

3. 工作和生活待遇

(1)编制:预聘—长聘制(聘期内晋升高一级职称和聘期考核优秀者可转事业编制管理);

(2)岗位:特聘副教授、特聘讲师;

(3)薪酬:特聘副教授学校提供协议年薪 34-42 万元(税前)和相关福利待遇;特聘讲师学校提供协议年薪 28-32 万元(税前)和相关福利待遇,

(4)科研相关工作经费额度:须面议并纳入 "2+5" 学科与科研创新交叉平台统筹管理;

(5)房补:享受 10 万元— 30 万元不等的博士后或博士安家费;

(6)住房:按政策申请市、区公租房和校内过渡房,或领取租房补贴(按 2000 元 / 月标准发放,共计 36 个月);

(7)符合属地义务教育招生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协助安排适龄子女就读广州大学附属学校。

六、应聘方式与材料要求

(一)本公告 2023 年度内长期有效,因岗位需求情况有变动,应聘人员可根据自身的专业领域及方向,与本创新枢纽内专业方向匹配度高的对口学院或科研机构取得联系。

(二)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学院(科研机构),向对口学院(科研机构)提供下列完整材料:

1. 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个人简历、学历和学位证明(海外归国的还需提供留学人员归国及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教学科研经历等;

2. 教学科研计划;

3. 学术代表作:原则上应提交不少于 3 篇近 5 年内应聘者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代表作(含论文、著作、专利、艺术作品等);海外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博士论文稿;

4. 主持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

5. 其他能证明教学科研水平的材料。

七、联系方式

(一)" 网络空间信息 + 智能应用技术 " 创新枢纽

联系人:花老师

联系电话:13886232392

联系邮箱:gdwyy_zhaopin@gzhu.edu.cn

(二)广州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箭老师、李老师、邢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41749

联系邮箱:gdrsc@gzhu.edu.cn

(三)创新枢纽相对应学院联系方式

详见附件信息

附件:枢纽内各对口学院及科研机构招聘专业和联系方式

排行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2 香港德胜云网络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蜀ICP备2023007363号-5

声明: 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互联网,非盈利性网站仅供学习交流